跳到主文
部落格全站分類:休閒旅遊
自由時報 –
〔自由時報記者賴筱桐/新北報導〕老是「泡水」的馬偕博士終於得救了!新北市淡水區金色水岸前後兩端因地勢低窪、靠近河岸,每逢颱風或大潮,河水常漫淹過堤防,馬偕銅像慘遭滅頂,成為另類「打卡按讚」的觀光景點;水利局認為潮汐變化屬自然現象,非地層下陷所致,昨天市府並召開協調會,同意墊高地基,目前初步規劃墊高六十公分,讓馬偕免於「溺水」之苦。
淡水區長蔡葉偉指出,九十六年縣府執行老街藝術工作坊第一階段工程,鎮公所於當年馬偕博士上岸處(今淡水郵局後方)打造高度約一百公分的馬偕祈禱銅像,以往碰到滿潮時,大水漫淹高灘地,馬偕銅像無法倖免於難,只能泡在水中為民祈福,造成外界對淡水產生負面印象。
有居民質疑,當年市府以「填海造陸」方式闢建金色水岸,方便民眾近距離欣賞河岸美景,高灘地經水流長期沖刷,可能有地層下陷或地基掏空現象,淹水情況才會一年比一年嚴重。
淡水基督長老教會牧師蔡維倫說,馬偕銅像是紀念馬偕博士愛台、行善及助人事蹟,每逢颱風天竟成為媒體消費對象,以戲謔、誇張的報導,把銅像變成「水量計」,失去歷史文化意義,對已故的馬偕博士、教會或居民來說,是極不尊重的行為。
市府秘書長陳伸賢強調,就防洪觀點而言,馬偕銅像一帶高灘地淹水並未釀災,也不影響店家營運,但每每颱風天成為全台焦點,讓外界誤以為新北市政府治水不力,觀感不佳,他要求水利局規劃加高地基,明年五月汛期來臨前完工,並設立解說告示牌。
水利局主任秘書楊宗珉解釋說,馬偕銅像淹水是自然潮汐變化所致,此處平時潮差為一.六米,颱風或大潮時超過兩米,研判與地層下陷無關;因應地方需求,目前規劃墊高地基六十公分,預計明年元月完成設計圖,施工範圍還要再評估。
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-Text RSS service —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'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's site,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.org/content-only/faq.php#publishers.
線上遊戲排行榜2013/2014,進擊的巨人線上看,candy crush saga外掛,正妹寫真三圍
koassq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