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國時報【本報訊】
「如果我能穿越時空,回到30年前,和她合唱一首歌,是多麼榮幸的事情。」不久前,周杰倫在「2013年魔天倫台北小巨蛋演唱會」上陳述了這段話之後,鄧麗君隨即出現在舞台上,兩人合唱了《你怎麼說》、《千里之外》、《紅塵客棧》等三首歌。這段演出,不但讓台下觀眾為之瘋狂,也引起其他地區的注意,包括香港在內,已有演唱會主辦單位提出要求,希望周杰倫在當地的演唱會也能有這段演出。
台上站著的,當然不可能是鄧麗君本人,但也不是找人模仿她,而是請特效團隊運用「虛擬影像重建技術」,製作出來的鄧麗君4D身影,如同真人一般站在觀眾面前演唱。舞台上,時光彷彿真的凝結了,回到了30年前;然而,在舞台之外,從鄧麗君開始,兩岸間的文化交流、特別是流行文化之間的互動,卻早已不再是「千里之外」的陌生,而是愈來愈緊密的連結、愈來愈深刻的相嵌。
明年是鄧麗君「十億個掌聲」演唱會30周年,當年小鄧被美國CNN評選為50年來全球最知名的20位音樂家之一,「十億個」掌聲發揮了很大的影響力,而這「十億個」掌聲又是怎麼來的呢?當然包括了當時尚未與外界、特別是海峽這一邊的台灣有太多接觸的大陸。彼時,兩岸間官方互不往來,但鄧麗君的歌聲卻早已穿透屏障,進入大陸人民的耳中、心裡,不,不只是百姓瘋迷鄧麗君,甚至有了「不要老鄧要小鄧」的說法,其實,大陸官員私下也都十分欣賞小鄧的歌聲,期望能邀請她到大陸演出。儘管鄧麗君始終未能踏上父母所生長、來自的土地,但她已用歌聲劃開了兩岸間的隔閡與隔絕──這,就是流行文化的力量。
近一些的例子。電影《那些年,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》跨海放映,在香港創下最賣座華語片、在大陸創下最賣座台灣片的紀錄。兩岸三地年輕人的成長背景不同、甚至思想或者價值觀也不一定一樣,但卻能夠在這樣的一部電影裡尋找到共鳴:原來青春擁有共同的元素,擁有相似的情緒起伏,因此,觀眾能夠被同樣的一部電影感動──這,就是流行文化的力量。
兩岸流行文化的品味與喜好,有逐漸趨於同步的現象。一部《後宮甄嬛傳》在兩岸都創造了超高的收視率與話題。這部戲,是史實也好,是虛構也罷,畢竟那裡面的人物、時空背景、人性曲折,是奠基於華人所熟悉的歷史或者野史──是共同擁有的歷史文化資產,讓這部連續劇創造出兩岸共同的狂熱;更別說同樣有高人氣的大陸劇《步步驚心》,男主角來自台灣。
台灣的《康熙來了》在大陸同樣受到歡迎,在網站上播出後飆出一年六億人次點閱的驚人紀錄;因此,大陸電視台也將推出內地版的《康熙來了》新節目,據傳主持人還做了臉部整形,打算變身為「內地小S」。小S個人麻辣的主持風格或許可以學得來,但這整個節目之所以能夠有這麼大的吸引力,基本上是來自台灣自由、開放、百無禁忌的社會氛圍;這是整體環境才能營造出來的魅力。
對此,台灣人實該擁有更大的信心。文化是生活方式、也是思考方式的累積與不斷創造,台灣這片土地在我國歷史中擁有獨特的進程,以不同時期來到的漢人為中心,幾經異族文化的注入,因而這裡的中華文化有了更為多元活潑的生命力,給了創作相當的養份。
放眼華人世界,台灣擁有充份自由的創作環境,深厚的中華文化底蘊,從未斷裂、持續傳承,實在找不出第二個這樣的例子。
有一個廣為流傳的故事。一位地主要出遠門,把三個僕人叫來,分別給予五千兩、二千兩和一千兩銀子,叫他們好好運用。一年後主人回來,領了五千兩的僕人利用這筆錢又賺了五千兩,二千兩的也又賺了二千兩,但一千兩的那位卻只把錢埋在土裡,完全沒有增值;主人非常生氣,就把這一千兩拿回來給了另外兩位,這就是心理學上著名的「馬太效應」,指的就是多的愈多、少的愈少。
這個故事值得我們文化界深思:保守只會帶來萎縮,唯有大膽向外開拓,才有機會創造更大市場──影響力就是商機,文化尤其如此。不要怕開大門,人才流動愈自由,可用人才愈多。
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-Text RSS service —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'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's site,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.org/content-only/faq.php#publishers. Five Filters recommends: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