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先生到日本工作十年了,十年來,每次回台灣我們總會聚聚聊聊,這一次再見面,他又換了新名片。
本來在顧問公司任職,去年6月轉到一家日商大企業工作,但是並沒有離開前一家公司,他是被派駐到企業內工作的策略顧問。
聊起他的工作,他說真的是很有趣的經驗,他在這家企業的這幾個月,也慢慢地了解到這家公司一些很特別的基因。
S先生的工作是「創新戰略規畫」,任務是為這家企業提出50年後的發展想像。也就是說,這家企業的經營團隊成員們在想像一個自己已經無法參與的未來。
一個人在企業內的工作時間通常不會超過25年,但是S先生卻要去為這家公司想像兩個25年。
看來是不可思議的事,竟然要去研究和想像一家企業50年後的發展,而且是在三個假設的前題下去想:
一、假設這家企業必須放棄本業、轉型成一家完全和目前本行無關的企業。
二、假設這家企業內的所有人目前所做的事都不是這家企業的未來。
三、假設這家企業的未來發展所需要的資源都在公司之外。
我聽到這樣的情境之後十分驚訝,即使過去在書本裡讀過類似談日本企業戰略思維的理念,但是現在從S先生口中說出來,我才意識到這是千真萬確的事實。
當地球上絕大部分的企業都只能為明天的存活掙扎,一家擁有三十萬多名員工的日本大企業竟然在想自己50年後的未來。
更令我吃驚的是,目前S先生所工作的這家高科技公司,對於自己的未來想像竟然是成為地球上最大的農業公司,因為經過長時間的研究,這家公司相信農業才是下個50年地球上最重要的生意,最高端的科技都必須為農業服務。
我其實可以理解這背後的一些道理,根據許多專家的預測,從現在起到2025年之前,人類一定會面臨超大型的糧食危機。所以,當許多國家正在放棄農業的時候,日本的高科技產業卻準備轉型成農企業,這樣不同的思維與行動自然會得到不同的未來。(本專欄每周一刊登)
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-Text RSS service —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'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's site,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.org/content-only/faq.php#publishers.
留言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