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來租在天母,因為在那上班,一年半前一位好朋友在淡水空的公寓好心讓給了我住,就此通勤淡水~天母
老實說,淡水真的不宜人居,而且好像越來越有如此的趨勢(大舉的外來人口跟建商炒作,無刻不在的海洋都心..check)
其實整個台北市,或者說全台灣大部分的都市...都不怎麼樣宜人居,未經規劃胡亂發展的市容,鐵窗,這些都是老生常談了
但這些缺點,到了淡水好像更加變本加厲
交通問題就先別談了...
在淡水,很難找到一個有完整人行道的區域
淡江大學那一帶周圍跟本沒有人行道可言,人車爭道,擁擠不堪
其餘淡水的主要市區也是一樣,好一點的有騎樓,剩下的區域,跟本沒有所謂的人行道,水溝蓋邊緣盡是檳榔渣,痰
到了雨天,走在路上更是要時時小心不要踩到了髒水坑,或者不知到是什麼的穢物
紐約市,一個跟台北市型態如此相近的城市:住商混合,人口密集,卻是大街小巷都有整齊開放的人行道,商家看版的設計也都考慮與到周圍建築的協調性,絕對看不到台灣這樣遮住建築物跟行人視野的看版文化。喔不,中國城就像台北。
淡水,看它的歷史,原本的環境跟街道,與台北市區遙遠的距離,應該是要發展成台北市的後花園,有如歐洲觀光小鎮般美好的地帶:不完全脫離城市,有一定的商業跟生活機能,卻保有了一些歷史跟觀光資產,提供所有在大都會的人一個喘息的機會,而當地人應該擁有更悠哉更好的居住環境才是。
淡水的確是這樣定位的,但處處都是同質性的商家跟攤飯,淡水老街如果在歐美,應該是規劃成一個整齊、擁有露天咖啡廳,餐廳跟乾淨灘飯的地方,但我們並不是這樣玩的,我們把它又弄成了一個夜市
我再過一年就可以離開了....許多要移到淡水來住的人,純粹只是考量到房價?
紐約brooklyn park,這個河濱公園一樣走路五分鐘內有pizza店,有攤販。本身的土地並沒有美醜差異,是規劃跟使用的差異
按這裡檢視圖片
德國觀光小鎮Bad Münstereifel的店家
按這裡檢視圖片
This entry passed through the Full-Text RSS service — if this is your content and you're reading it on someone else's site, please read the FAQ at fivefilters.org/content-only/faq.php#publishers.
留言列表